《王伋》,此词条收录于12/16,仅供参考
王伋(约1007—1076),宋代堪舆家。祖籍洛阳,祖父王处讷在五代时(907—960)仕周为司天监,因与枢密使王朴争议历法,贬江西赣州。王伋也因屡试不第,忿而改攻地理,隐居松源镇(今福建省松溪县政府所在地)。遗著有《心经篇问答语录》,宋大学士范淳仁为之作序。
据传王伋从江西移居福建后,复活了被人们淡忘的八宅风水理论,形成新的理气学派,又称为闽派或福建派(与杨筠松的形势派相对应)。“其为说主于星卦,阳山阳向,阴山阴向,纯取五星八卦,以定生克之理”。因此,有人将王伋尊为理气派的祖师。
王伋,字肇卿,一字孔彰,原汴人。其祖讷,因议王朴金鸡历有差,众排之,贬居江西赣州。伋因乡举不第,遂精管辂地理之学,弃家浪游江湖。后,见松源山水秀丽遂家焉。伋,时深得三僚杨公堪舆脉法,精通河洛易理,对闽派风水理论的形成有重大影响。并为理气风水开山祖师。祥符四年葬母舅刘氏于薰山下,记曰:“魏溪坑口望薰冈,黄蛇捕鼠是真龙,但看七寸安正穴,四柱擎天将相峰。若问子孙官职位,寅、申、已、亥产英雄。”大观四年,刘知新状元及弟,乃其验也。伋为人卜兆获福者甚多,故人以地仙称之。卒后,门人叶叔亮传其所著《心经》及《问答语录》。时人范公纯仁为之作跋,略云:“先生通经博物,无愧古人。异乎!太史公所谓阴阳之家者矣。”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